
近年新導演在政策及業界推動下,製作首部劇情長片的機會增加;亦有年輕影人專注獨立製作,以紀錄影像回應時代,更把目光推展至國際市場,以集資、提案及電影基金等方式籌集資源。眾人以各種方式開闢創作路徑,革新香港電影。
New Cinema Collective 聚焦當代電影新潮,集結國際新銳視野與力量,策劃專題放映、培訓及研究等項目,期望支援本地年輕影人自主創作與發表,促成與國際影壇交流和合作,培育新一代電影製作人才,推動香港電影發展。
由【平地映社】主辦、【香港藝術中心】合辦之流動影像節目【New Cinema Collective: 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】,將結合網上與實體兩種模式,選映二十多部來自東南亞、臺灣、香港及中國等地的電影、設多場網上/實體放映、網上大師班及專題研討會,以「跨國合製」、「後製:剪接」及「華語電影國際發行」三個單元出發,銳意引介近年亞洲獨立與藝術電影的製作案例,邀請具代表性的影人分享經驗,嘗試於當前社會環境下,為本地年輕影人及觀眾提供另一種視野,梳理及審視香港電影製作的可能性,共同尋找出路。
【New Cinema Collective: 亞洲新銳電影的製作生態】 網上節目:2021年2月25至28日 實體放映:2021年3月14日起 地點:網上/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主辦:平地映社 合辦:香港藝術中心 更多節目詳情,敬請瀏覽New Cinema Collective網頁、香港藝術中心網頁及社交平台。
於疫情影響下,海外嘉賓暫未能親身到港。節目特邀請了多位本地新銳影人與他們作線上交流,期望突破隔離限制,促進本地與亞洲影人對話及交流,加強同業連結,藉以開發更多各地影人合作的可能。
重要海外嘉賓包括以《天註定》獲金馬獎最佳剪接的法國剪接師馬修(Matthieu LACLAU)、與著名導阿比查邦合作無間的泰國剪接師利.查泰米提古(Lee CHATAMETIKOOL)、《幻土》導演楊修華及監製Fran Borgia、發行《幸福路上》、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的「光在影像」負責人吳蕙君等。
參與對談的本地新銳影人包括《一念無明》導演黃進、《翠絲》導演李駿碩、《手捲煙》導演陳健朗、《亂世備忘》導演陳梓桓、《夜更》導演郭臻、《十年》導演黃飛鵬、《落葉殺人事件》聲音設計師鄧學麟、香港編劇權益聯盟發起人任俠、香港亞洲電影節節目策劃胡芷晴等。